厭氧菌在有氧的情況下不能生長。要培養(yang) 厭氧菌,必須創造一個(ge) 無氧的環境。通常用培養(yang) 基中加入還原劑,或用物理、化學方法去除環境中的遊離氧,以降低氧化還原電勢。如皰肉培養(yang) 基、硫基乙酸鈉培養(yang) 基,牛心腦浸液培養(yang) 基等。常用的厭氧培養(yang) 方法有許多,可根據實際情況選用。
1.厭氧缸法接種好標本的平板或液體(ti) 培養(yang) 基試管,可放入厭氧缸內(nei) 培養(yang) ,厭氧缸是普通的幹燥缸,用物理化學的方法使缸內(nei) 造成厭氧環境,從(cong) 而將厭氧菌培養(yang) 出來。
2.厭氧袋(Bio-bag)即在塑料袋內(nei) 造成厭氧環境來培養(yang) 厭氧菌。塑料袋透明而不透氣,內(nei) 裝氣體(ti) 發生管(有硼氫化鈉的碳酸氫鈉固體(ti) 以及5%檸檬酸安瓿)、美蘭(lan) 指示劑管、鈀催化劑管、幹燥劑。放入已接種好的平板後,盡量擠出袋內(nei) 空氣,然後密封袋口。先折斷氣體(ti) 發生管,後折斷美蘭(lan) 指示劑管,命名袋內(nei) 在半小時內(nei) 造成無氣環境。如不突變表示袋內(nei) 已達厭氧狀態,可以孵育。
3.厭氧手套箱(Anaerobie glove box)是迄今為(wei) 止上*的培養(yang) 厭氧菌*儀(yi) 器之一。它是一個(ge) 密閉的大型金屬箱,箱的前麵有一個(ge) 有機玻璃做的透明麵板,板上裝有兩(liang) 個(ge) 手套,可通過手套在箱內(nei) 進行操作,故名。箱側(ce) 有一交換室,具有內(nei) 外二門,內(nei) 門通箱內(nei) 先關(guan) 著。欲放物入箱,先打開外門,放入交換室,關(guan) 上外門進行抽氣和換氣(H2,CO2,N2)達到厭氧狀態,然後手伸入手套把交換室內(nei) 門打開,將物品移入箱內(nei) ,關(guan) 上內(nei) 門。箱內(nei) 保持厭氧狀態,也是利用充氣中的氫在鈀的催化下和箱中錢殘餘(yu) 氧化合成水的原理。該箱可調節溫度,本身是孵箱或孵箱即附在其內(nei) ,還可放入解剖顯微鏡便於(yu) 觀察厭氧菌菌落,這種厭氧箱適於(yu) 作厭氧細菌的大量培養(yang) 研究,大量培養(yang) 基可放入作預還原和厭氧性無菌試驗。金屬硬壁型厭氧箱的抽氣、充氣、厭氧環境和溫度等均係自動調節。
4.厭氧盒:原理同厭氧袋,有成品銷售。
5.生物耗氧法:在一密閉的容器內(nei) 放以生物(多是植物),消耗氧氣,同時產(chan) 生二氧化碳,供細菌生長用。我沒見過。
6.焦性末食子酸法:在一潔淨的玻片上鋪上紗布或濾紙,均勻撒上焦性末食子酸,然後再混入NaHCO3粉末或NaOH溶液,迅速將已接種細菌的平板倒扣在上麵,用融化的白蠟封邊,造成一個(ge) 封閉空間。焦性末食子酸與(yu) 堿反應後耗氧。該法用於(yu) 厭氧不嚴(yan) 格的厭氧菌的培養(yang) ,簡單。如有梭狀芽孢杆菌。
7.皰肉培養(yang) 基:本身就是一個(ge) 不需特殊設備的厭氧培養(yang) 法。皰肉和肉湯裝入大試管,液麵封凡士林,造成無氧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