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檢測方法
1.生物鑒定法 其特點是待檢樣品不需很純,主要用於(yu) 定性,共有10種:(1)抑菌試驗;(2)對微生物遺傳(chuan) 因子影響試驗;(3)細菌發光試驗;(4)熒光反應;(5)組織培養(yang) 檢測法;(6)雞胚試驗;(7)鴨胚試驗;(8)鱒魚試驗;(9)植物試驗;(10)飼喂實驗動物試驗。生物鑒定法是利用AFT能影響微生物、水生動物、家禽等生物體(ti) 的細胞代謝,來鑒定AFT的存在。其方法專(zhuan) 一性差,靈敏度低,一般隻作為(wei) 化學分析法的佐證。
2.化學分析法 zui常用的為(wei) 薄層層析法(TLC),適用於(yu) 糧食及其製品、調味品等AFB 1 的檢測,主要是半定量。利用AFB 1 具有熒光性的特點,提取和濃縮樣品中的AFB 1 ,用單向或雙向展開法在薄層上分離後,在365nm紫外光照射下產(chan) 生藍紫色熒光,根據在薄層上顯示熒光的zui低檢出量定量,其靈敏度為(wei) 5μg/kg。由於(yu) 薄層層析法測定AFB 1 不是很專(zhuan) 一,因此樣品中其他熒光物質的幹擾造成測定誤差。可以用以下方法進行確定:一是用多種溶劑係統展開,可將AFB 1 、G 1 及各種AFT類似物分開;二是采用層析斑點的化學試驗,將樣品提取物用甲酸亞(ya) 硫酰氨或三氟醋酸處理,用衍生化的方法將AFB 1 與(yu) 其類似物分開;三是層析斑點的物理試驗,可根據紫外吸收光譜,紅外吸收光譜和熒光屏光譜的差別,將非黃曲黴毒素和AFT分開。
3.儀(yi) 器分析法 液相色譜法(HPLC)是20世紀7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一種以液體(ti) 為(wei) 流行相的新型色譜技術。是分離分析各種AFT的好方法,如配以熒光檢測器,則該法具有靈敏度高、分離能力強、特異性好、測定結果準確可靠等優(you) 點。在國外己廣泛地用於(yu) 食品中AFT的測定。但由於(yu) 食物樣品成分複雜,在進行液相色譜分離分析前,需對樣品作*的淨化處理。常用的淨化方法是柱色譜法,該法操作繁瑣,且需使用大量有機溶劑。免疫親(qin) 和柱作為(wei) AFT特異有效的分離淨化和濃縮手段,一出現就和液相色譜法結合用來測定糧食、飲料、尿、血及奶中的AFT。王光建等 將免疫親(qin) 和柱的高度特異性和液相色譜法的高分離能力相結合,所建立的花生和玉米中AFB l 、B 2 、G 1 、G 2 的測定方法,具有雜質幹擾少、操作簡便、使用有機溶劑少、靈敏準確等優(you) 點,整個(ge) 分析操作可在15min內(nei) 完成。
4.免疫分析法 這種方法是利用免疫、酶及生化技術,開辟了AFT分析的新領域。目前應用的方法有放射免疫法、親(qin) 和層析法和酶聯免疫法。(1)放射免疫法。特異性強、靈敏度高、比較準確迅速、操作簡單、易於(yu) 標準化。但也有嚴(yan) 重的缺點,特別是需要持殊的設備和安全保護,妨礙了更廣泛的應用。(2)親(qin) 和層析法。利用免疫化學反應原理,采用大劑量的單克隆抗體(ti) ,選擇性吸附提取液中的抗原物質-AFT。由於(yu) 抗原-抗體(ti) 反應具有高靈敏、高選擇、高特異性等特點,從(cong) 而大大提高了試樣的淨化效果及檢測靈敏度,同時可顯著減少有毒有害試劑的使用,十分有利於(yu) 操作人員的健康和環境保護。張藝兵等提出了一種以免疫親(qin) 和柱淨化結合熒光光度法檢測AFT的新方法,檢測低限可達10 -11 ~10 -12 g/ml。20世紀90年代起,免疫親(qin) 和技術在食品分析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3)酶聯免疫法(ELISA)。基本原理是將抗體(ti) 吸附於(yu) 固相載體(ti) 上,加入已經用酶標記的抗原與(yu) 樣品中的待測物混合物進行特異性的免疫反應,然後再加入酶的底物進行顯色反應,通過顏色的深淡來判斷樣品中待測物的(抗原)含量。酶聯免疫法大體(ti) 分為(wei) 兩(liang) 類:—是用雙抗體(ti) 夾心法檢測樣本中的AFT。如Wogan將AFB l 牛血清白蛋白塗於(yu) 微滴定板池,經初步培養(yang) 後,加兔的APTB 1 抗體(ti) 和遊離APTB 1 用磷酸4—硝基苯酯作基質。以堿性磷酸酶—抗兔免疫球蛋白檢測第—抗體(ti) 的結合;二是用競爭(zheng) 法檢測樣本中的AFT。如在塗抗體(ti) 的小孔中,用乙烷萃取的AFB l ,並與(yu) 結合了辣根過氧化酶的AFTB 1 混合室溫下10min後,用水洗除去未結合的黃曲黴共軛物,加底物後在405nm檢測。ELISA法靈敏度高,比薄層法提高了近200~500倍 [1,5] ,特異性強,熒光物質、色素、結構類似物對結果無幹擾。而且回收率高,準確性好,提取方法簡單,測定時間僅(jin) 需2h,可同時檢測幾十份樣品,提高了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