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 中科院廣州生物院在腺病毒載體疫苗領域取得新成果
中科院廣州生物院在腺病毒載體疫苗領域取得新成果
更新時間:2013-03-18   點擊次數:1207次


zui近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yu) 健康研究院特聘研究員陳淩博士帶領其研究組成員孫彩軍(jun) 博士、馮(feng) 立強博士等了一種可克服體(ti) 內(nei) 腺病毒中和抗體(ti) 的新技術AVIP,並在恒河猴模型中利用腺病毒載體(ti) 艾滋病疫苗進行了概念驗證。相關(guan) 成果發表於(yu) 病毒學期刊《病毒學雜誌》(J Virol. 2012,86(20):11031-42.)。

腺病毒(Adenovirus),尤其是人5型腺病毒(Ad5)已被廣泛作為(wei) 重組基因治療和疫苗載體(ti) ,的數據表明約有1/4的基因治療和疫苗載體(ti) 的臨(lin) 床試驗應用了Ad5載體(ti) 。然而人群中普遍存在腺病毒中和抗體(ti) ,例如陳淩研究組在去年發現華南人群中約有77%呈Ad5抗體(ti) 陽性(發表於(yu) 疫苗學期刊Vaccine,2011,29(22):3837-3841)。即使是Ad5抗體(ti) 陰性的人在使用過一次Ad5載體(ti) 產(chan) 品後也會(hui) 轉變成Ad5抗體(ti) 陽性。這些腺病毒中和抗體(ti) 很大程度抑製了腺病毒載體(ti) 相關(guan) 產(chan) 品的重複使用效率。

為(wei) 了避免體(ti) 內(nei) 腺病毒中和抗體(ti) 的這種負麵影響,該研究首先將外周血單核細胞PBMC從(cong) 腺病毒中和抗體(ti) 陽性的個(ge) 體(ti) 中分離出來,然後用腺病毒載體(ti) 疫苗在體(ti) 外感染PBMC細胞,接著將其靜脈回輸至自體(ti) 。由於(yu) 在分離純化PBMC時已去除了血液中的中和抗體(ti) 等其他可能影響腺病毒感染效率的因素,此外體(ti) 內(nei) 血液中的中和抗體(ti) 無法識別那些已進入細胞內(nei) 的腺病毒載體(ti) 疫苗,因此這些疫苗可在體(ti) 內(nei) 更有效地發揮特定的生物學功能。AVIP的特征還在於(yu) 整個(ge) 感染過程是發生在體(ti) 外,這樣就可更有好地控製腺病毒載體(ti) 產(chan) 品對靶細胞的感染效率。本研究為(wei) 提升腺病毒載體(ti) 的使用效率和使用範圍提出了一種新思路。該成果有望被應用於(yu) 臨(lin) 床研究和實踐,對加快HIV/艾滋病疫苗、其他疫苗以及基因治療技術的具有重要意義(yi) 。

 

推薦收藏該企業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