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分析儀(yi) 器的軟件相對比儀(yi) 器更加落後,如我國引進的某些分析儀(yi) 器存的至今還采用十幾年前的係統軟件。我國至今沒有建立分析儀(yi) 器數據的格式標準;近年來在中國軟件版權登記中心登記具有知識產(chan) 權的軟件主要是(財務、企業(ye) 等)管理軟件與(yu) 遊戲軟件,沒有見到具有獨立知識產(chan) 權的分析儀(yi) 器係統軟件,更沒有開發工具軟件。
我國分析儀(yi) 器企業(ye) 在軟件的上存在很多困難:
1.分析儀(yi) 器的軟件開發需要多方麵的人才和知識基礎。如開發一個(ge) 近紅外分析軟件除了需要較高水平的軟件工程人員外,還需要光譜學、光譜儀(yi) 器學、化學計量學算法、樣晶資源、化學分析等專(zhuan) 業(ye) 人員。軟件提供給用戶後還需要軟件維護、模型的轉移、修改的專(zhuan) 業(ye) 人員,這是我國目前分析儀(yi) 器所難以承受的。
2.由於(yu) 我國軟件的價(jia) 值逐步提高,軟件開發人員缺乏。此外,我國現有的知識產(chan) 權保護辦法不夠完善,軟件人員的價(jia) 值不能充分體(ti) 現。一般分析儀(yi) 器廣家無法穩定軟件專(zhuan) 業(ye) 人員,人員流失嚴(yan) 重。
3.我國分析儀(yi) 器的軟件基礎相當薄弱,缺乏相應的開發工具軟件,所有的編程幾乎都要從(cong) 頭做起。
4.對分析儀(yi) 器中軟件的作用的認識還不統一,甚至還有認為(wei) “搞軟件不花錢”,軟件開發經費不足。
“十五”計劃中應注意支持分析儀(yi) 器的軟件和產(chan) 業(ye) 化
鑒於(yu) 軟件在現代分析儀(yi) 器中的作用與(yu) 目前分析儀(yi) 器軟件開發基礎薄弱,現有的企業(ye) 難以完成高水平分析儀(yi) 器的軟件開發。國家應在“十五”,計劃中重點支持分析儀(yi) 器基礎軟件的和產(chan) 業(ye) 化,由此產(chan) 生的經濟效益將是巨大的。並由此可能開發具有我國特點的小型智能分析儀(yi) 器,這將對我國一些產(chan) 業(ye) 部門如農(nong) 業(ye) 部門產(chan) 生重要的作用。
國家對分析儀(yi) 器軟件開發的支持可以包括:
首先,國家組織力量,聯合攻關(guan) ,建立我國分析儀(yi) 器軟件的標準,如數據的格式標準、分析儀(yi) 器數據庫的標準、分析儀(yi) 器通訊協議的標準等。作為(wei) 發展我國分析儀(yi) 器軟件的基礎。
其次,國家在“十五”,計劃中投資支持“產(chan) 、學、研”組織力量,聯合攻關(guan) ,研究、開發分析儀(yi) 器的基礎軟件,包括基礎數據庫、分析儀(yi) 器軟件基礎組件庫(包括分析儀(yi) 器基礎硬件的驅動程序、基礎的數學算法包括矩陣運算、統計運算等,以及儀(yi) 器分析的化學計量學算法、分析數據的前處理算法、分析結果的報表生成、圖譜輸出等分析儀(yi) 器通用的基礎組件);此外國家應支持開發建立適合我國儀(yi) 器行業(ye) 進行軟件二次開發的平台。各分析儀(yi) 器企業(ye) 可以充分利用國家應投資支持開發的分析儀(yi) 器基礎軟件,可以根據需要按一定的方式方便地得到開發平台,作為(wei) 軟件開發工具,應用基礎數據庫和組件庫的有關(guan) 組件,隻要另行開發一些的組件,進行係統集成,就可完成企業(ye) 自己軟件的開發。由於(yu) 企業(ye) 的軟件開發人員可以利用軟件開發工具與(yu) 大量基礎組件,可以大大降低軟件開發的工作量與(yu) 開發成本,開發出高水平的軟件,提高儀(yi) 器的水平。按這樣的運做方式:國家投資,分析儀(yi) 器全行業(ye) 得益,提高儀(yi) 器分析行業(ye) 的整體(ti) 水平。
此外,應成立一些非盈利為(wei) 目標的開發服務中心,運用網絡技術,通過遠程分析、遠程教學、遠程診斷等遠程服務方式,提供必要的數據、技術、模型,幫助企業(ye) 開發分析儀(yi) 器軟件、幫助儀(yi) 器軟件的用戶用好儀(yi) 器與(yu) 軟件。軟件的競爭(zheng) 主要是人才的競爭(zheng) ,在軟件人才的引入與(yu) 穩定方麵各單位應給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