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開發出快捷便宜的HIV檢測方法 攻克了唾液檢測病毒載量過低的難題
英國帝國理工大學的科學家研製出一種新型艾滋病病毒(HIV)檢測方法,其靈敏程度比目前的檢測方法高出10倍以上,但成本卻相當低廉,這為(wei) 發展中國家HIV感染者的診斷和治療帶來了新的福音。這一成果發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納米技術》上。
目前,利用人體(ti) 唾液檢測HIV的手段已相當簡便、快捷,但其缺點是隻有在病毒載量達到一定的濃度時才能檢測出來。在某些情況下,檢測樣本的病毒載量過低,采用原有的某些檢測方法(如唾液檢測)難以得到準確的結果,通常會(hui) 出現“假陰性”的檢測結果。而新方法能對病毒載量過低的情況做出準確的檢測。
新檢測方法采用了納米技術,它能夠使待測樣本的檢測結果顯示為(wei) 紅色或者藍色,用普通裸眼就可以分辨。該方法是測試血清,在一次性器皿內(nei) 檢測是否存在一種被稱為(wei) p24的HIV生物標記。如果存在p24(即便其濃度極低),它將會(hui) 使微小的金納米粒子以不規則的方式凝結在一起,進而使溶液變為(wei) 藍色;陰性結果則能使金納米粒子分離為(wei) 球狀形態,溶液顯示為(wei) 紅色。
斯蒂文說:“我們(men) 的檢測方法能夠提供更高的靈敏度,而不需要先進的儀(yi) 器,其檢測成本隻相當於(yu) 現有檢測手段的十分之一。經過改進後這種檢測手段也可以用於(yu) 敗血症、黑熱病、肺結核和瘧疾等其他疾病的檢測。”
HIV檢測不僅(jin) 對於(yu) 發現患者是否攜帶HIV病毒十分重要,而且對於(yu) 患者治療效果的監測也十分重要。斯蒂文指出:“不幸的是,現有的黃金標準檢測法成本過於(yu) 昂貴,因而在一些貧窮國家無法得到真正應用。”
據世界衛生組織2010年提供的數據,共有3400萬(wan) 人屬於(yu) HIV攜帶者,其中2300萬(wan) 人分布在非洲次撒哈拉地區。該地區的HIV擴散速度zui快、造成的死亡人數也zui多:2010年,共有270萬(wan) 新增HIV攜帶者,次沙哈地區占190萬(wan) 人;當年死於(yu) 艾滋病的人數為(wei) 180萬(wan) 人,該地區占120萬(wan) 人。
斯蒂文此前曾和西班牙維哥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利用這種檢測方法檢測前列腺癌的生物標記。他目前打算尋求非盈利性組織的幫助,以便能夠其中研製的檢測設備,並將其發放給一些急需這種設備的貧窮國家。
英開發出快捷便宜的HIV檢測方法 攻克了唾液檢測病毒載量過低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