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 “智能化通用儀器儀表的產業化開發”通過驗收
“智能化通用儀器儀表的產業化開發”通過驗收
更新時間:2013-08-20   點擊次數:838次

“智能化通用儀(yi) 器儀(yi) 表的產(chan) 業(ye) 化開發”通過驗收

從(cong) 科技部獲悉,國家科技部由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組織專(zhuan) 家對上海自動化儀(yi) 表股份有限公司承擔的863計劃先進技術領域“流程數字化儀(yi) 器儀(yi) 表”重點項目課題“智能化通用儀(yi) 器儀(yi) 表的產(chan) 業(ye) 化開發”進行了驗收。這是根據科技部863計劃管理的有關(guan) 規定必須進行的程序,驗收會(hui) 對項目的評價(jia) 確定了項目完成的好壞水平,這次驗收是公司幾年來實施863項目課題的重要總結。

驗收會(hui) 由國家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組織,驗收專(zhuan) 家組由國家863計劃的先進技術領域專(zhuan) 家組成,他們(men) 分別來自中科院沈陽自動化儀(yi) 表研究院和冶金部自動化研究設計員,由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於(yu) 海濱高工單人驗收專(zhuan) 家組組長。

自儀(yi) 股份總工程師、副總許大慶出席了驗收會(hui) ,本課題由公司牽頭承擔,另有國內(nei) 四家單位共同參與(yu) 承擔,除了課題組之外,課題參加單位中環天儀(yi) 股份有限公司(原天津天儀(yi) 集團儀(yi) 表有限公司)、開封儀(yi) 表有限公司、北京華控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和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相關(guan) 予課題負責人也都全部到會(hui) 。

自儀(yi) 股份在會(hui) 上提交了全套課題驗收材料:課題自驗收報告、技術報告、測試報告、用戶報告、知識產(chan) 權證明材料、發表論文首頁和標注頁及其他與(yu) 課題成果相關(guan) 的材料附件。課題組長陳凱和課題負責人包偉(wei) 華在會(hui) 上通過PPT進行了課題任務完成情況和經費使用情況的匯報。

“智能化通用儀(yi) 器儀(yi) 表的產(chan) 業(ye) 化開發”課題的目標是以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技術提升傳(chuan) 統儀(yi) 器儀(yi) 表的技術水平和產(chan) 品檔次;重點解決(jue) 可靠性較差,功能和性能落後,技術更新慢等問題;推動我國主要儀(yi) 器儀(yi) 表形成較好的新產(chan) 品開發與(yu) 產(chan) 業(ye) 化能力,擴大國產(chan) 儀(yi) 器儀(yi) 表的*。

首先課題成功地完成了共性與(yu) 關(guan) 鍵技術的攻關(guan) ;本課題引入了平台開發概念,建立了多種現場總線如HART、FF、PROFIBUS及EPA等的現場總線開發與(yu) 測試平台(包括EDDL技術平台和FDT/DTM技術水平台),並且形成了一套工業(ye) 自動化儀(yi) 表EMC設計及可靠性設計計算方法。

其次,課題成功地完成了五大類三十多種規格的智能化通用儀(yi) 表的開發、包括:支持HART、FF H1、PROFIBUS及EPA現場總線的智能壓力/差壓變送器、支持HART、FF H1、PROFIBUS及EPA的現場總線的智能閥門定位器、支持HART、FF H1 、PROFIBUS及EPA現場總線的智能物位/液位變送器、支持HART、PROFIBUS、MODBUS、DEVICENET及EPA現場總線的智能電磁流量計,所開發的產(chan) 品均達到合同中所規定的技術指標,如精度、防爆和防護等級、電磁兼容性EMC要求、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TBF要求以及現場總線通信功能,並且開發了基於(yu) EPA的多總線協議轉換模塊,實現了並且開發了基於(yu) EPA與(yu) Profibus、DeviveNet 、Midbus現場總線協議的轉換。

課題在知識產(chan) 權等方麵取得了預期的成果,完成發明、實用新型申請或授權共計28項,在國內(nei) 外重要刊物上發表了14篇淪為(wei) ,達到了合同中規定的相關(guan) 指標。

課題加強了基礎條件和規模化能力建設,推進了新一代智能化儀(yi) 器儀(yi) 表的產(chan) 業(ye) 化能力,加強產(chan) 品化和市場推廣工作,實現了各類產(chan) 品的產(chan) 業(ye) 化,達到了預期的水平,已經創造了近2億(yi) 元的產(chan) 值。

驗收專(zhuan) 家組聽取了匯報之後,考察了現場總線儀(yi) 表的演示現場,在會(hui) 議上進行了認真的質疑和討論,zui終形成專(zhuan) 家組驗收意見,意見對於(yu) 我公司承擔的課題的完成情況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他們(men) 首先認為(wei) 課題比較完整地完成了課題任務合同書(shu) 原定的技術與(yu) 經濟總體(ti) 指標,全麵地實現了合同的技術和經濟的考核指標,總體(ti) 上達到了國內(nei) 或先進的水平。

其次,本課題內(nei) 容繁雜,樣機和通信協議品種多,技術難度大,課題本身的參見單位多,課題組技術隊伍龐大,因此課題的牽頭管理本身就是一項複雜的工程,專(zhuan) 家認為(wei) 課題的管理也是成功的。

“智能化通用儀(yi) 器儀(yi) 表的產(chan) 業(ye) 化開發”通過驗收

 

推薦收藏該企業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