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i近,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yu) 納米仿生研究所陳韋課題組在電化學電容驅動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該課題組蘆露華博士生在導師陳韋研究員的指導下,采用天然高分子/離子液體(ti) /碳納米管等的超分子結構組裝,成功構築了“三明治”電容式驅動,實現了在空氣中的低壓大形變驅動特性。材料微結構和驅動性能如下圖所示。所采用的殼聚糖分子,是為(wei) 數不多的天然陽離子聚電解質之一,廣泛存在於(yu) 自然界生物體(ti) (例如蝦、蟹等)中;表現出對碳納米管的助溶、分散及柔性器件封裝等方麵的明顯優(you) 勢,從(cong) 而賦予電化學驅動器件優(you) 良的電極電導特性、電極電解質層麵增強電荷遷移和電機械耦合特性、低壓電化學穩定性、柔性以及生物相似相容性,在可植入性人工肌肉、醫學器件、柔性電存儲(chu) 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前景。
研究成果已在材料類*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 (2010年, 22卷, 3745頁),文章網絡版發表後即被“自然—亞(ya) 洲”(NPG-Nature Asia)以Artificial muscles: Closer to nature為(wei) 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