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 我國二氧化碳共聚物產業化開拓再獲新突破
我國二氧化碳共聚物產業化開拓再獲新突破
更新時間:2013-11-15   點擊次數:1073次

利用二氧化碳共聚物方麵的技術和人才優(you) 勢,在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基礎上,經過四年的奮力拚搏,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發揮在二氧化碳共聚物及其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化的開拓中取得了係列水平的創新成果。近日,該項目通過了吉林省科技廳組織的專(zhuan) 家鑒定。

    二氧化碳共聚物自上世紀60年代末問世以來,因其能利用二氧化碳而倍受關(guan) 注,加上其良好的阻氣性、透明性、可*生物降解等優(you) 點,有望在醫藥、食品包裝等方麵獲得大規模應用,為(wei) 解決(jue) 塑料的“白色汙染”做出貢獻。但合成二氧化碳共聚物的催化劑效率低、聚合物加工性差、成本高等難題始終沒有得到有效解決(jue) ,成為(wei) 二氧化碳共聚物及其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化的瓶頸,也是該領域競爭(zheng) 的核心。

    長春應化所在國家科技部、中科院和吉林省的大力支持下,於(yu) 2004年初就成功開拓出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chan) 權、可供工業(ye) 化使用的稀土三元催化劑,突破了二氧化碳與(yu) 環氧化物本體(ti) 共聚合及後處理的難題,解決(jue) 了本體(ti) 共聚的傳(chuan) 質、傳(chuan) 熱、分離等技術關(guan) 鍵,在蒙西建成了世界上*條年產(chan) 千噸級的二氧化碳共聚物線,確立了課題組在二氧化碳共聚物中的地位。

    為(wei) 了加速推進二氧化碳共聚物的規模產(chan) 業(ye) 化,開拓出具有實用價(jia) 值的二氧化碳共聚物產(chan) 品,使之更好地貢獻國家,造福人民,從(cong) 2004年10月起,長春應化所承擔並實施了吉林省科技發展計劃重大項目“二氧化碳共聚物及其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化的推進”。經過四年的艱辛開拓,取得係列在上居於(yu) 水平的創新性成果,為(wei) 我國二氧化碳的綜合利用開發做出了重要貢獻。

    開拓出多元共聚的新型稀土催化劑和強化交聯的新技術,解決(jue) 了二氧化碳共聚物在30℃以上便存在嚴(yan) 重冷流現象這一上一直沒有解決(jue) 的難題,成功地將二氧化碳的玻璃化溫度拓展到-10℃—120℃,使用溫度提高到70℃,大幅提升了聚合物的高溫強度、低溫韌性和尺寸溫度的穩定性。有效提升了二氧化碳共聚物的催化劑效率。

    創新性引入外部結晶控製聚合物聚集態的方法,突破了二氧化碳共聚物連續吹製成膜的技術難題,有效提高了薄膜材料的抗衝(chong) 擊性,發明出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大麵積、連續薄膜製備技術,開發出世界*具有生物可降解性能的高阻隔薄膜材料,該薄膜可大規模用於(yu) 食品包裝材料。

    與(yu) 吉林金源北方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聯手,成功開發出二氧化碳共聚物醫用敷料,建立了企業(ye) 標準,並獲得了世界上*個(ge) 二氧化碳共聚物醫用一次性可降解材料許可證。目前,該公司已投入3000萬(wan) 元建立了醫用敷料線,所的產(chan) 品已噸級出口日本三菱商事、帝人公司等企業(ye) 。

    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合作,圓滿完成了二氧化碳共聚物萬(wan) 噸級線工藝包的設計,並成功建成年產(chan) 3000噸二氧化碳共聚物現代化線。

    目前,由長春應化所與(yu) 其他科研單位共同承擔的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全生物降解塑料產(chan) 業(ye) 化關(guan) 鍵技術”的已經啟動,目標是在國內(nei) 建成多條萬(wan) 噸級二氧化碳共聚物線,開發出低成本、高性能的係列二氧化碳共聚物產(chan) 品,在我國形成具有世界影響的全生物降解塑料產(chan) 業(ye) 。

 

推薦收藏該企業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