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隨著大股清亮的水湧出地麵,陸良縣小百戶鎮興(xing) 隆村幹裂多月的土地被水浸濕。這是吉林大學利用我國自主的核磁共振找水儀(yi) 找到並出水的我省首口“科技井",日出水80方的水井將解決(jue) 興(xing) 隆村2500多人和4000頭大牲畜的飲水問題。目前,核磁共振找水儀(yi) 已在全省7個(ge) 縣區找到含地下水的地點15個(ge) ,其中有9個(ge) 已確定打井位,預計不久10口“科技井"將全部出水。
在科技部“南方抗旱科技行動方案"的支持下,結合四川省急需在旱區找水打井的需求,科技部推薦了吉林大學承擔的“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成果——核磁共振找水儀(yi) ,幫助該省旱區找水。作為(wei) 目前世界上*的直接找水的地球物理新方法,核磁共振技術可測出含水層和出水量。省科技廳劃撥科技專(zhuan) 項經費100萬(wan) 元,計劃在全省旱區打井10口。受省科技廳委托,吉林大學項目組的7位專(zhuan) 家帶著儀(yi) 器輾轉四川省各地,耗時20多天,在陸良、宣威、會(hui) 澤、祿豐(feng) 、楚雄、*、富寧、五華區、尋甸等縣市區測點41個(ge) ,找到含地下水點位15個(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