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進供熱體(ti) 製改革的過程中,相對於(yu) 既有建築的熱計量改造工作,新建建築的熱計量工作開展的時間較長,完成的工作量較大,是目前熱計量工作開展的主要方麵。從(cong) 近幾年開展這項工作的情況看,比較突出的問題是供熱公司及住戶抱怨在用熱計量裝置時常出現質量問題。造成這種局麵的原因是多方麵的,國內(nei) 許多熱量裝置企業(ye) 對此也深有體(ti) 會(hui) 。為(wei) 解決(jue) 相關(guan) 問題,促進熱計量裝置的應用,社會(hui) 各方麵探索了一些方法,值得借鑒。
加強技術,促進設備可靠性的提高
通過產(chan) 品的設計、等環節,保證產(chan) 品具有較高的可靠性,才能避免在使用環節出現故障。以熱量表為(wei) 例,我國開展熱量表到大規模已有些年,大多數企業(ye) 在產(chan) 品過程中側(ce) 重於(yu) 對計量性能的要求,卻忽略了實際應用環境的複雜性。熱量表會(hui) 受到環境溫度的影響、水泵等設備的電磁幹擾而發生計量性能的變化。所以,對於(yu) 一些從(cong) 事過供熱工作的同誌,他們(men) 在開展熱量表時,首先考慮到現有供暖係統的特點,把可靠性設計作為(wei) 產(chan) 品設計的主要目標,從(cong) 儀(yi) 表的結構,關(guan) 鍵部件的材質等方麵進行優(you) 化,增加有關(guan) 工藝,特定的工藝裝備。在這方麵,國外產(chan) 品具有優(you) 勢,部分國內(nei) 企業(ye) 也做了工作。
規範設備安裝、驗收環節,減少出現故障的幾率
在北京某小區安裝的近6000台熱量表,經檢查,其中200多台安裝方向錯誤,部分儀(yi) 表麵板損壞,造成熱量表無法正常使用。在過去幾年中,這種情況已經不是*次出現。熱計量裝置從(cong) 檢測合格後出廠到用於(yu) 供熱計量,其間經過多個(ge) 環節。在這一過程中,負責安裝施工的隊伍缺乏專(zhuan) 業(ye) 的安裝知識,建築公司、物業(ye) 公司沒有相應手段檢查已安裝儀(yi) 表能否正常工作。此外,使用熱計量裝置的供熱公司和熱用戶由於(yu) 沒有參加熱計量裝置的驗收和得到熱計量裝置的相關(guan) 技術資料,在儀(yi) 表發生故障後很難分析原因並及時解決(jue) 問題。為(wei) 了解決(jue) 這些問題,北京市市政管委發布了《北京市供熱計量應用技術導則》,明確規定“供熱計量工程的設備安裝、檢查、調試、驗收,應由供熱公司負責、由監理單位組織熱計量裝置廠或專(zhuan) 業(ye) 公司、施工單位等相關(guan) 單位配合共同完成”,這就強化了供熱公司的責任,在管理上是一種積極的嚐試。同時在《北京市供熱計量應用技術導則》中,結合歐洲標準1434-2007的規定,製定了北京市熱計量裝置選型、設備安裝、檢查、調試、驗收的技術標準,有利於(yu) 這些工作更加規範地進行。
加強係統集成,促進熱計量裝置智能化
隨著供熱體(ti) 製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在用熱計量裝置的數量增加較快,政府有關(guan) 部門和熱力公司比較關(guan) 心的是如何管理在用的熱計量裝置。采用人工方式存在費用較高,同時管理不到位的問題,表現為(wei) 設備故障後難以及時發現,易影響供熱工作的正常進行。通過一段時間摸索後,部分城市的供熱部門積極推動以遠傳(chuan) 熱量表為(wei) 代表的智能化熱計量裝置的應用。通過在小區內(nei) 建立遠程集抄係統,不但可以提高數據采集的效率和時效性,還可以進行設備的在線檢查,發現故障點,做到及時的維護。
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熱計量裝置的市場需求量增大,越來越多的企業(ye) 會(hui) 進入到這一行業(ye)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們(men) 應該更加認真地研究熱計量裝置在應用環節所出現的各種問題,從(cong) 管理方式上積極適應具體(ti) 情況予以調整,在技術上積極借鑒先進經驗,探索合理的技術方案,從(cong) 而推動熱計量裝置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