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醫大揭示NO的分子調控機理
南京醫科大學的朱亞(ya) 東(dong) 教授和羅春霞副教授為(wei) 這篇文章的共同通訊作者。前者主要從(cong) 事腦缺血損傷(shang) 和修複的分子調控研究,主要興(xing) 趣是研究NMDA受體(ti) NR2A和NR2B亞(ya) 型及其下遊信號通路對神經元再生及精神情感的調節。後者的研究方向是腦損傷(shang) 與(yu) 再生修複的分子調控研究,以探尋腦卒中、抑鬱症等神經病變的病理機製和藥物靶點。
抑鬱症是一種嚴(yan) 重的情感障礙性精神疾病,複發率高,常伴隨患者終生。抑鬱症發病的誘因複雜,涉及遺傳(chuan) 、早期發育和環境等方麵的相互影響。研究發現,女性發病率約為(wei) 男性的兩(liang) 倍,且發病年齡多為(wei) 二十至三十歲。目前尚未*闡明抑鬱症的發病機理,對於(yu) 情感障礙中女性優(you) 勢的潛在機製也了解甚少。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證實海馬一氧化氮(NO)在齧齒動物抑鬱症樣行為(wei) 的性別差異中發揮了作用。越是大量降低海馬中NO生成,相比於(yu) 雄性同胞,雌性小鼠越是顯著有可能顯示消極情感行為(wei) 。消除雄性小鼠與(yu) 雌性小鼠之間基本的海馬NO水平差異,則可改變情感行為(wei) 的性別差異。雌二醇(Estradiol)可通過β雌激素受體(ti) 介導的神經元NO合成酶表達對海馬NO生成進行正調控。因此,雌性海馬中的低雌激素是導致局部NO低於(yu) 雄性海馬的原因。
盡管雌激素在調控情感行為(wei) 中具有重要的影響,然而卻並非雌激素還是海馬中的NO直接調控了情感行為(wei) 的性別差異。因為(wei) 海馬NO是雌二醇行為(wei) 效應的必要條件,NO是行為(wei) 調控中的一個(ge) 獨立因子。在雄性壓力引起的糖皮質激素釋放會(hui) 促進海馬NO生成,導致局部NO過量。相反,在雌性中由於(yu) 導致雌激素減少,壓力會(hui) 抑製NO生成,因此導致海馬NO短缺。激活cAMP效應元件結合蛋白(CREB)可以挽救海馬內(nei) NO供體(ti) 二亞(ya) 乙基三胺/一氧化氮加合物(DETA/NONOate)的抗抑鬱症樣效應,而失活CREB則會(hui) 終止海馬內(nei) NO供體(ti) DETA/NONOate的抗抑鬱症樣效應。
新研究揭示了情感行為(wei) 性別差異潛在的一條分子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