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是影響人們(men) 對時間感知的重要因素
無論你的2016是轟轟烈烈度過,還是悄無聲息地流逝,總之它溜走的速度肯定又勝過了過往的任何一年。隨著年齡漸長,人們(men) 確實會(hui) 感到時間飛逝。
在心理學裏有一個(ge) 關(guan) 於(yu) 時間知覺的理論。所謂時間知覺,是指人腦對客觀現象的延續性和順序性的認知加工過程,即人們(men) 對時間過得快慢或某事發生後時間長短的內(nei) 在體(ti) 驗。時間知覺和注意、記憶一樣,是人類認知活動的重要基礎,與(yu) 人們(men) 的日常生活及許多認知功能都密切相關(guan) 。
除此之外,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和工作中需要關(guan) 注的瑣事越來越多,不再像孩童時期可以對著一件事整整玩上一天。注意力被分散,沒有足夠時間做好一件事,壓力卻與(yu) 日俱增,那麽(me) 對時間的感覺本身就會(hui) 減少。
有實驗顯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身體(ti) 內(nei) 部的生物鍾放緩,人們(men) 估計時間的準確性有所下降,主觀判斷時間的長度要長於(yu) 客觀時間長度,所以,人們(men) 對時間流逝的感受會(hui) 比它表現得更加迅速。
還有一種“比例原理”暗示,人們(men) 會(hui) 把某個(ge) 時間段與(yu) 所經曆的全部時光進行對比。對5歲的孩子來說,一年光陰占據了他們(men) 生命中20%的時間,而對年逾50的人來說,一年僅(jin) 僅(jin) 是人生的2%。
想象一下,一位四五十歲的中年人每天都過著千篇一律的日子,它對自己的工作或日常活動是那麽(me) 熟悉,做起來得心應手。相比之下,年輕時期的記憶更加充裕豐(feng) 富,社交、旅行、約會(hui) 這些有趣的回憶會(hui) 讓生活顯得更長。
那麽(me) ,如果越來越年長的你想要留住時間,是否存在這樣的辦法?其實答案很簡單,像孩子學習(xi) 生活。孩子們(men) 每天經曆很多新事物,大腦需要對這些新鮮事物進行處理、記憶,就會(hui) 感覺時間過得很慢,而隨著年齡增長,經曆的新事物變少,信息延長時間的效果才減弱。因此,學會(hui) 打破常規,確保生活充滿新鮮積極的經曆,比如去新地方旅行、培養(yang) 新的興(xing) 趣以及花更多的時間活在當下,都可以 “延長”你的生活。